-
2019-4-15集成電路市場逆勢增長 國產芯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
2019-4-15我國本土集成電路產業亟待擺脫進口依賴
-
2019-4-15穩中有進 集成電路產業亟須突破創新
常見問題
近日,由38所四創電子承擔研發的亳州譙城區視頻數據平臺項目順利通過由亳州市公安局、亳州市信息局、亳州市公安局譙城分局等相關單位的驗收。這標志著該項目正式收官,進入實戰化應用階段。
譙城區視頻數據平臺項目是我國首例一次性全覆蓋的大型平安鄉鎮類工程項目,于2017年1月30日建設啟動,2017年6月25日全部建設完成,共完成22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的農村部分,新建8615個治安監控點位,共計11163臺攝像機建設;項目通過云存儲建設視頻數據庫,搭建視頻數據智能應用平臺,約覆蓋全區2100多平方公里內3700余個自然村。
驗收會上,項目各系統均以高分通過,各位專家對項目實施進行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本項目在實戰創新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發揮視頻監控在城市管理、搶險救災、打擊犯罪、服務群眾等作用,實戰應用、技術架構、系統功能、工程實施上都處于行業內領先水平。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由黨、團員組成的團隊堅守信仰力量,不斷攻堅克難,創下不凡業績。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通過文字去看一下他們在116天里寫下的故事。
項目伊始,項目組就與客戶單位譙城公安分局聯合成立了“譙城區視頻數據平臺項目臨時黨支部”,一個支部就是一個“火車頭”,在臨時黨支部的領導下,黨員骨干身先士卒,紛紛爭取承擔位置偏遠、條件艱苦的農村片區監控點位建設工作,發揮出先鋒模范作用。
臨時黨支部還堅持在一線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兩學一做”的成效體現在項目建設中。他們不定期地集中開展理論學習,在“學”中筑牢思想根基。通過大家的共同奮斗,項目組20天便完成了前端8615個點位的勘察測繪工作,到3月12日,就已立桿2600余根,安裝背包箱及橫臂950套,安裝攝像機及補光燈400套,并成功將第一路視頻資源接入視頻數據平臺,為整個項目取得了開門紅,在“做”中彰顯黨員先鋒本色。
要說起來,項目組里可個個是典型,人人是模范。負責機房建設的郭曉鋼,僅用10天時間便將譙城項目機房從零建起,創造了機房建設的記錄;市場組的付寧,剛剛回來的“海龜”,一到譙城項目組便一頭扎進一線,不挑剔不退縮,不論泥濘、驕陽,外場排查、巡檢都不放松一絲一毫;技術負責人余江鋒,常駐亳州四個月不歸,與對象從“同城戀”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異地戀”……
既要埋頭苦干,還要不忘抬頭看路,項目組想出一切即時高效的工作方式保障項目進程。微信與QQ便成為開通專線保障電話之外,項目組信息傳遞頻率高的通訊工具。項目完畢,大家粗略統計,不同班組專用微信群、QQ群多達40多個,通過各類通訊工具傳輸文件達千余份。
項目推進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涉及到公司內外眾多工作,如何組織協調好這些關系,對項目的進展至關重要。
在公司領導的協調下,各部門積極配合,在物料保障方面,項目組制定物料采購詳細計劃,招標中心根據計劃及時協調供應商,提前備料,保障現場物料及時供應;質量部派出質量專員多次到項目現場,與項目組質量人員一起把關物料質量、施工質量與工藝……公司各部門團結協作緊密配合,聯合起來辦大事,保障了現場物料的及時供應、人員配備及施工進展。
2100平方公里,3700個自然村,8615個點位,11150臺攝像機,項目總額3.8億元,譙城區視頻數平臺項目僅用116天就完成任務要求,打造出全國首例一次性全覆蓋的大型平安鄉鎮類工程項目,同時也創下公司平安城市類項目新的建設交付速度,且探監系統功能水平居于全國先進。四創電子將把“譙城速度”變成“四創速度”,努力實現“百億四創”的戰略目標!
譙城區視頻數據平臺項目是我國首例一次性全覆蓋的大型平安鄉鎮類工程項目,于2017年1月30日建設啟動,2017年6月25日全部建設完成,共完成22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的農村部分,新建8615個治安監控點位,共計11163臺攝像機建設;項目通過云存儲建設視頻數據庫,搭建視頻數據智能應用平臺,約覆蓋全區2100多平方公里內3700余個自然村。
驗收會上,項目各系統均以高分通過,各位專家對項目實施進行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本項目在實戰創新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發揮視頻監控在城市管理、搶險救災、打擊犯罪、服務群眾等作用,實戰應用、技術架構、系統功能、工程實施上都處于行業內領先水平。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由黨、團員組成的團隊堅守信仰力量,不斷攻堅克難,創下不凡業績。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通過文字去看一下他們在116天里寫下的故事。
項目伊始,項目組就與客戶單位譙城公安分局聯合成立了“譙城區視頻數據平臺項目臨時黨支部”,一個支部就是一個“火車頭”,在臨時黨支部的領導下,黨員骨干身先士卒,紛紛爭取承擔位置偏遠、條件艱苦的農村片區監控點位建設工作,發揮出先鋒模范作用。
臨時黨支部還堅持在一線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兩學一做”的成效體現在項目建設中。他們不定期地集中開展理論學習,在“學”中筑牢思想根基。通過大家的共同奮斗,項目組20天便完成了前端8615個點位的勘察測繪工作,到3月12日,就已立桿2600余根,安裝背包箱及橫臂950套,安裝攝像機及補光燈400套,并成功將第一路視頻資源接入視頻數據平臺,為整個項目取得了開門紅,在“做”中彰顯黨員先鋒本色。
要說起來,項目組里可個個是典型,人人是模范。負責機房建設的郭曉鋼,僅用10天時間便將譙城項目機房從零建起,創造了機房建設的記錄;市場組的付寧,剛剛回來的“海龜”,一到譙城項目組便一頭扎進一線,不挑剔不退縮,不論泥濘、驕陽,外場排查、巡檢都不放松一絲一毫;技術負責人余江鋒,常駐亳州四個月不歸,與對象從“同城戀”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異地戀”……
既要埋頭苦干,還要不忘抬頭看路,項目組想出一切即時高效的工作方式保障項目進程。微信與QQ便成為開通專線保障電話之外,項目組信息傳遞頻率高的通訊工具。項目完畢,大家粗略統計,不同班組專用微信群、QQ群多達40多個,通過各類通訊工具傳輸文件達千余份。
項目推進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涉及到公司內外眾多工作,如何組織協調好這些關系,對項目的進展至關重要。
在公司領導的協調下,各部門積極配合,在物料保障方面,項目組制定物料采購詳細計劃,招標中心根據計劃及時協調供應商,提前備料,保障現場物料及時供應;質量部派出質量專員多次到項目現場,與項目組質量人員一起把關物料質量、施工質量與工藝……公司各部門團結協作緊密配合,聯合起來辦大事,保障了現場物料的及時供應、人員配備及施工進展。
2100平方公里,3700個自然村,8615個點位,11150臺攝像機,項目總額3.8億元,譙城區視頻數平臺項目僅用116天就完成任務要求,打造出全國首例一次性全覆蓋的大型平安鄉鎮類工程項目,同時也創下公司平安城市類項目新的建設交付速度,且探監系統功能水平居于全國先進。四創電子將把“譙城速度”變成“四創速度”,努力實現“百億四創”的戰略目標!
- 下一個:強強聯合,共建大數據實驗室